2012-1-3 22:27阅读(4)
1、采访主题
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2 、采访目的
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
3、 事件相关背景
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间接保护”。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程度。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4 、采访对象
(1 (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
(2
参与者
(3
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
(4)私人信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
(5)相关法律专家
5 、采访形式
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
6、 问题设计
(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
1 、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
2 、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3 、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
(2)参与者
1、 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
2、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 、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
(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
1、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
2、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
3、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
4、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
5、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
1、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
2、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
3、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
(5)相关法律专家
1、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2、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
3、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
4、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5、如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们的爸爸是李刚”
一:策划主题:普金算个屁,我们的爸爸是李刚
二:策划事件:一群俄罗斯青年对中国“我爸是李刚”的不满。
三:策划目的: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采访,让受众明白为什么外国人都对此事件的不满,他们又如何看待此次事件的。
四:调查对象:外国网络青年
五:调查时间:晚上
六:调查地点:网络
七:采访实施:陈涛
八:调查内容:
1:为什么我爸是李刚你们都有说感触?
2:你们怎么看待中国官员的问题?
3:网络及现实世界对此事件的探讨
4:普通民众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又如何看待这种风俗的
5:那你们又是怎么看待你们本土的这种行为?
7:你说这种形式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九:策划构思
1:在策划前,应先充分了解目前各方面对此事件的意见和观点,对比各家之长短,特别注意那些与众不同的论点。
2:通过此次采访网络上的外国群体,希望能够得出各具特色的观点,希望能够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中国这种权职。
3:在采访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得出较之于其他媒体与众不同且具有新意的特色观点,这样才能够得到较为有影响力的观点。
4:为了能够得到上述效果,就需要将“策划案、采访活动”有机而灵活创新的结合起来,记者及编辑,应该适时调整方案,已应对随时会出现的问题。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