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新农村10月10日讯(记者 马立瑜)近年来,即墨无有效强降雨导致居民用水困难,“十年九旱”是即墨基本水情。今年,即墨更是遭受极度干旱的情景,当地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东西片区的隔日供水措施进行调整城区居民用水,给生活造成不便。针对目前旱情严重的情况下,该市水利部门日夜鏖战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并通过开源节流等措施,预计11月底将黄河水引入即墨,届时,将完全缓解旱情,保障即墨的正常用水。
棘洪滩水库向挪城水库调水应急工程管道施工现场
城市规模扩展
水资源需求快速增长
“即墨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城市,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5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昨天上午,记者从即墨市水利局了解到,“十年九旱”的即墨基本水情,让城市的用水非常紧张,加之今年汛期四座水库没有进水,现总蓄水量不足150万立方米,其中石棚、宋化泉、挪城三座水库均已低于死库容,基本干涸,仅王圈水库尚有库容60万立方米的水。
“目前,我们即墨市正常日均需水量为12.5—13万立方米,高峰日供水量突破15万立方米。”据即墨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张正洪介绍,针对该市的市情水情,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投入,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加快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相继实施了挪城和宋化泉水库调水引水工程、城区调水二期工程、城区调水水源工程、产芝水库向即墨和城阳调水工程、黄家山水厂建设工程以及王圈和石棚水库清淤扩容等一大批水源调配工程建设。通过各类水源调配工程的建设与联网,基本形成了“三河五库”水源联合调度体系,使全市调水、蓄水和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随着即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需求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棘洪滩水库向挪城水库调水应急工程泵站施工现场
即墨广辟水源
11月底缓解供水紧张局面
“今年以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异常干旱,无有效强降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市截止目前共降雨40次,总降雨量仅为340毫米,比去年同期少185毫米,较多年同期少260毫米,是自1951年以来的第二个较重干旱年份。“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即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解决城乡用水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水源联合调度,加快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节水限水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张正洪告诉记者,为尽快缓解城区供水压力,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决定并立即组织实施了11项应急水源工程,涉及总投资约2.1亿元。
棘洪滩水库向挪城水库调水应急工程管道施工现场
“其中,棘洪滩水库向挪城水库调水应急工程已于9月3日开工,计划铺设直径1600毫米输水管道7.8公里,设计日调水能力20万立方米,目前工程总体进度达70%,11月中旬完工通水后,预计可向即墨市日供水5—8万立方米。”该市结合棘洪滩水库调水,同步实施挪城水库清淤工程,计划清淤450万立方米,以满足水库调蓄需要。
此外,南泉海润丰水厂与城区主管网对接工程于9月28日开工,主要安装直径800毫米球墨铸铁主管道6.8公里、直径400毫米分流管道1.8公里,现工程进度已达70%,预计10月20日全线竣工,日可增加净水1—1.5万立方米。移风店镇张王庄地下水应急水源工程、挪城重晶石矿坑应急水源工程、宋化泉泵站调水和王圈泵站向温泉水厂引水工程等其他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争取在10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上述几项工程11月底全部完工后,预计可增加日供水保障能力8—1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城区供水紧张问题。”
担山小流域综合治理
开源节流并举
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落实好水源保障措施的同时,我们即墨市全面推进节水限水工作,在保障学校、医院、消防等重点民生领域用水需求的基础上,继续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限水50%。”据了解,该市自10月8日起,将城区以烟青路为界分东、西两个片区实行隔日循环供水;对单表控制的公共洗浴、洗车、绿化等用户予以关闸拆表,停供自来水。同时,自9月23日起,在学府林居一期、康城小区等35个水压严重偏低住宅小区的消防栓上设置临时公共取水点,方便市民取水,并针对缺水严重的单位和居民,调用消防车辆实施送水到门。
当前,即墨各项应急水源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供水形势仍然非常严峻,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惜水爱水护水意识,主动做好节约用水工作,通过全市上下广泛参与、共渡难关,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