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拟废除,新的拆迁条例拟有四大变化,拟明确“征收、拆迁主体为政府,而非开发商”,将严禁断水电气暴力强拆。北大法学院教授姜明安称,虽然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阻力很大,但他认为“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阻挡”。
此前,姜明安教授曾参与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参加了日前国务院法制办组织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专家研讨座谈会。
姜明安透露,《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即将取代《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于野蛮拆迁,国家将通过立法严格禁止。政府必须严格执行法律,对野蛮拆迁行为需加以制止。
四大变化
拟规定“政府为拆迁主体”
姜明安认为,新条例相对于旧条例有了质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方面:
1.区分“公共”与“非公共”利益
新条例对因公共利益的征收、拆迁与非因公共利益的房地产开发、拆迁进行了区分。后者不适用强制拆迁,而由建设单位与房屋所有权人按照自愿、公平的原则订立拆迁补偿协议。
新条例对“公共利益”进行了列举规定,不属列举规定的“公共利益”范畴的项目建设,其遇到的拆迁问题均遵循民事协商与合同途径解决。
2.拟规定“先征收补偿后拆迁”
新条例对因公共利益的拆迁,确立了先征收、补偿,后拆迁的原则。这也就是说,不先解决征收、补偿问题,就不得拆迁。
3.拟规定“政府为拆迁主体”
新条例明确规定:征收、拆迁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开发商。这也就是说,旧条例授权拆迁人,即开发商,拆除被拆迁人房屋的事今后是不允许的。
4.“断水电气暴力强拆”拟被禁
新条例将严禁野蛮拆迁。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或受委托实施拆迁的单位,不得采取断水、断热、断气、断电等方式,或者以暴力、胁迫及其他非法手段实施拆迁。
五大建议
1 是否强制拆迁应一律由人民法院裁定。只有经过法院裁定,政府才能组织实施。
2 被征收、拆迁人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除非特殊紧急需要,拆迁是否应停止实施?以免造成“官司打赢了,房子却早已被拆了”的局面。
3 征收拆迁时对违章建筑的认定是否应受时效限制?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建筑违章早就知晓,但多年不处理,不作为,一到征收拆迁时,就说人家是“违章建筑”,不予补偿,这是与诚信原则相违背的。行政处罚是两年时效:两年内未发现、未处理,就不能再处理了。
4 危旧房改造是否都属于“公共利益”?
如果“危房”改造尚可纳入“公共利益”,“旧房”改造纳入则似乎没有道理。有人愿意住“旧房”,政府为什么一定要强制他拆了盖新房呢?
5 征收补偿各地标准不能统一,但是否应有一个基本原则呢?例如,对住房的补偿,如何评估;对营业房的补偿,是否应考虑其上一年度的盈利情况。
五个建议
“所有问题应交公众讨论”
12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了备受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专家研讨座谈会。当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姜明安教授参与了座谈。
昨日,姜明安教授透露了自己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姜明安表示,所有这些问题,都应交由公众讨论,倾听公众的意见。 中新
相关新闻
住建部:经适房认购将扩至中低收入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设会议18日在北京召开。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会上表示:经济适用房面向范围将从低收入者提升为中低收入者;严格监督地方政府加快清理各种房地产优惠政策。
据了解,住建部邀请了600多位副市长参会,最终有200多位副市长到会,北京等一线城市大部分到会。
住建部这次年度会议不单单局限在总结2009年和部署2010年工作。这一点,从拟邀600名地方副市长就可以看得出。“这些副市长几乎都是主管城建工作的,而且这样的邀请在住建部年度会议中还是首次。”一现场记者透露。
据住建部一内部人士透露:约见这些副市长的目的有两个:其一,统一思想贯彻“国四条”;其二,协商完成保障性住房计划,但两者联系紧密。
一名接近住建部的专家表示,国务院12月14日常务工作会议将“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作为重要任务,同时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预计房地产主管部门在年底会集中出台一些落实“国四条”的具体政策。综合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