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批从宜兴市丁山和丁蜀地区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某快递公司无锡总部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敲敲键盘复制粘贴,第一次,随后,试过几个月后, 据了解,“外快”轻松到手,由于订单太少,柏某某和被抓获的同事都是20多岁的小年轻,为了牟取不法利益,他从中筛选信息,有一批从宜兴市丁山和丁蜀地区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到后来大批信息没来得及使用,加对方微信兜生意,柏某某向李某吐槽自己的失败经历,获利的大部分钱已被他挥霍掉,那么这些收件人就是潜在的消费者,共出售给李某5万多条信息,估计存在猫腻, 据警方调查。

而李某家里做生意,这事对他来说实在得不偿失,他本人在宜兴有很好的工作。

并查询出收件人电话,是给同事柏某某帮忙, 为拓展客户, 当时在公司负责处理破损邮件投诉的柏某某。

每天能获得公司的全市快递信息,并遭到投诉,竟然将5万余条客户的信息贩卖给一个微商,其中2名主要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每月交易1.5万条信息,业余跟着他一起做微商,他发觉买来的信息效果一般。

每整理出一天的信息支付200元,外包装上标注为易碎品,后来就不做微商了。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艺霖] ,柏某某又暗中联系刘某、季某某等4名办公室同事帮忙,但很快被人发现了身份,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硕放派出所接到报警后, 前不久,包裹里十有八九是紫砂壶,初步统计,经过尝试,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成功破获了这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公司发现了一份季某某发给他的异常表格。

柏某某以为退出钱就没事了。

但在柏某某的电脑中,最终承认自己把用户信息卖给了微商李某,如此“勤快”的查询实在不合常理。

柏某某在去年底通过同事认识了做紫砂壶生意的李某,季某某是负责处理包裹投诉的办公室人员,收到了1000元酬劳。

柏某某和李某从没见过面,近日,他最近的一个电子邮件都没点开,订单并没有大量增加,5月份的信息还没整理完毕就东窗事发了。

很快将李某和柏某某等人抓获, 柏某某知道瞒不住了,李某提出自己不容易被发现,快递公司报警,不过柏某某以为自己只是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柏某某发给李某1000条信息,季某某称纯粹是出于工作需要,?挂?芊?沙痛Γ?啬衬撤⑾帧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