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博,这个中国会展经济的新地标,承载重庆和两江新区建设会展之都使命的超级工程、平台项目,以其两江之蝶的华美造型闪耀国内。其拓展内陆会展经济的新试验也刚刚开始。伴随重庆拓展境内外市场的步伐,重庆国博中心也在开放平台、改革载体、城市窗口、会展经济的多重角色中一路疾行。
摘要
PART1
中国会展的新纪录
PART2
诱人的会展经济
PART3
会展叙事:从工贸到国博
PART4
会展业:因为国博 转型升级
PART5
会展市场角逐:专业化、国际化
PART6
国博未来:国际会展集团
正文
中国会展新地标、重庆新地标第一名,蝴蝶状的重庆国博中心在悦来新城展翅欲飞,成为重庆建设会展之都的重要载体。作为两江新区内陆开放的核心平台之一,悦来会展平台与保税港、空港、水港、信息港在20平方公里的半径内,互联互通、交相辉映,成为重庆连接世界的窗口和舞台。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挂牌,百亿级的超级工程项目重庆国博也很快上马,创造了惊人惊叹的两江速度。
国博的价值,既在其本身的价值;也在其对悦来会展城的拉动价值。悦来投资集团董事长王福清为此界定为:以馆兴城,如今,则是以城带馆的新阶段。中央公园、会展公园、园博园、滨江公园、悦来古镇,公园绕城、流光溢彩的悦来新城正成为内陆的新天地。
重庆市以超级项目带动城市新兴区域的试验,无疑在国博得到了完美体现。悦来新城作为两江新中心,快速崛起,并获得国家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三大改革试验支持,放眼国内,亦十分罕见,国博以馆兴城的蝴蝶效应还在持续。不过,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气魄,作为一个超级会展工程的国际国内市场拓展,却刚刚开始。
中国会展的新纪录
4天时间,8个展馆、近10万平方米展出面积,涉及行业150余个,客商近800家。其中,不仅有来自重庆的21个区县集中亮相,还吸引到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等20多个省市客商参展,规模超过前三届总和,总交易额达8.6亿元,共吸引市民66万人次——9月13日,以“交流交易交融”为主题的第四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悦来新城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
然而,留给国博中心“喘息”的时间并不多。9月22日,由第26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中国(重庆)塑料工业展、中国国际汽油技术装备展、中国(重庆)国际“智”造技术与机床博览会、中国(重庆)国际工具及装备展览会等5大展会板块构成的首届中国国际(重庆)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智博会)粉墨登场,接踵而至,还有2015年重庆商品交易会(渝交会)和中国(重庆)国际物流展暨中国渝新欧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也将相继召开……
“自经历重庆会展业史无前例的‘连轴转’考验后,我们已变得更加娴熟和从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薛利所指,是2014年10月-11月期间,国博中心连续举办的三项超大型展会展览:有“天下第一会”之称的第9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糖酒会),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医药展览公司国药励展组织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和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高规格、高效率、高满意度,可谓重庆会展业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根据事后统计,三场会展平均展出面积超10万平方米,这在国际业内系“超大型会展”范畴,观众人数均在25万人以上,一个月内,每天人流量达13.5万人次,创下中国会展史记录。
自2013年3月28日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金属冶金展,华丽开馆“首秀”以来,截至目前,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已举办展会展览45场,累计展出面积240万方,会议180场,各类演出73场,累计参与人数600万人,公司实现收入 亿元以上。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