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政府大楼办事,经常能遇警容严整的警察对往来人员盘查,很少有人觉得有何不妥。“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在佳木斯市采访却发现,这里着警服、佩警衔的政府机关保卫人员,大多是“冒牌货”,甚至连这儿的派出所也是违规私设(见本报今日B07版报道)。
按当地官方解释“虽然穿警服并不合法,但都有领导批示同意,警衔、警号也是公安局发的。”这现实怪诞一幕,就如国产山寨机却一律装载着来自微软总部所授权的官方正版系统一样。
虽然《警察法》有明文规定,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也就是说你哪怕是机关保卫人员也不能违法穿戴,更何况佩戴唬人的真编号的假警衔了。或许为了缓解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解决这些“假警察”没有执法权的问题,为了掩盖安保假警的“瑕疵”,只好扯虎皮做大旗,念咒掐诀搬来一座“真庙”来供“假神”,于是有了更不伦不类的“治安派出所”。
同样,设派出所需市编办和市公安局审批,还要报到省公安厅备案。而这个政府大院的“派出所”只是几年前几个主要领导共同商定、口头宣布成立的,没经过批准和备案。虽无法定程序,但有“领导批示”。多年来遇到假警整治———“我们拿出领导批示,给他们一看就放行了”。看来,至少在这个地方,领导旨意是远大于那些条条款款的纸面禁令甚至法律条文的。有权有势的领导一句话,哪怕是多年前的领导拍脑袋口头定下的口谕批示,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其余威都能震慑多年。
假警着警服和私设派出所,至少六到八年了,其间也遇整治,却未能有效取缔。现在领导虽有反思,但从报道看,也只是迫于舆论,口头服软,实际也未有任何担责追惩的打算。因为从最功利角度看,这个不只是“治安大队”还是“特设派出所”的畸形机构,至少震慑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些年上访告状人员增多,每年硬闯市政府就有上万人,穿警服有时还管不住呢。”问题是,每年上万信访者告状,是增加了这些假警察就能治本的吗?这不正是舆情晴雨表、政务试金石吗?威慑恐吓永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反而会激化矛盾,引爆舆情。
之前,有媒体曾曝光过苏州市信访局某领导说“警察不打人,那养警察干吗”的雷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知道这些抱着将警力“家丁化”的思维、连基本现代政治文明伦理的底线都不清楚的官员,哪还有丁点资格继续立足现代官场?
李晓亮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