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让群众心中有“法”遇事会用“法”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玉林市福绵区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根据区情民意,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加大了对农民工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提高了广大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六五”普法宣传的工作带来依法维权用权的可喜变化。

  多元化普法宣传,让群众心中有了“法”。如何提高广大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是该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要让群众心中有“法”。该区组织普法成员单位进村入户开展法制宣传主题活动、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力度。劳动部门向易发生欠薪案件的用人单位发放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检察部门为企业业主上法制教育课,与公安、劳动部门衔接“欠薪入罪”案件查处,将“六五”普法活动与法律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结合起来,利用“12·4”法制宣传日、“6·26”禁毒日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结合青少年特点,精选常见的学生间发生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审理的案件,让学生在观摩中学到法律知识。劳动部门向易发生欠薪案件的用人单位发放法律法规资料,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检察部门为企业主上法制教育课,与公安、劳动部门商讨“欠薪入罪”案件查处衔接的途径,将普法工作与法律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结合起来。区法院通过巡回审判进农家、以案说法,创建“科技法庭”建立“农民工之家”等方式助力法治普法宣传。“六五”普法以来,该区发放“六五”普法教材25300余册,编印法制宣传手册11500余册。举办各种法律宣传咨询活动86次,接受法律咨询8250多人次。组织法制宣传文艺演出150多场次,观看群众15.1万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依法维权,群众懂得了用“法”。服装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绵的传统产业,共有服装企业1600多家,配套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他们的合法权益却常受到侵犯,劳资纠纷、拖欠劳动报酬、工伤事故等情况时有发生。该区通过整合资源,制定措施,为农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福绵区司法局成立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活动,主动与政法、人社、法院、检察院、法制办、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联手,热心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案件。

  在福绵区人民法庭建立“农民工之家”调解室,设置咨询窗口,并发放农民工维权法律手册,让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引导农民工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设置调解圆桌,通过与人社、司法等部门联动,拓宽农民工案件调解的途径;还将设置农民工维权热线,为农民工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五年来,该区共接待农民工咨询3851人次,接受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18件,现已办结395件,为农民工追讨欠薪和赔偿款260万元。

[责任编辑: 刘君 ]
“易金融”金融平台快速注册通道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