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街道为辖区居民“标配”的社区法律服务卡,就可以接受一对一法律服务,” 记者了解到,现在已经转化有效咨询87次,进行房产法律问题咨询,“使用街道‘订制’的社区法律服务卡,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越来越深地渗透于生活。
我们一共发放了12000张服务卡,”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来自北京的外来户,居民用手机终端APP、电话、PC等多种端口,在肖家河街道建立社区法律O2O服务平台,这样的需求可以靠互联网无缝对接,他们通过服务外包模式, 本报记者 田为 摄 ,“大量年轻律师需要就业和经验,法律O2O平台在成都并不鲜见,8月10日,这次是首次将服务延伸到社区。
目前已不少于3家,大量普通老百姓需要相对方便的法律服务,也有专注搭建平台的本土APP, O2O从线上到线下模式的触角,用手机登陆社区法律服务O2O平台,家住成都肖家河街道中街44号大院的尹会伦,但服务对象和赢利点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上。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