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法官大多庄严肃穆、不苟言笑,常常给人以铁面无私甚至不近人情的感觉。然而,兰州军区空军军事法院院长葛成林却用他的司法实践表明,“铁面”并非执法的唯一方式,面带微笑走进官兵心中,更能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让官兵感受到公平正义、触摸到法律的温暖。
从事军法工作24年来,他扎根西北为兵服务,足迹踏遍军区空军座座军营。今年1月,葛成林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与其在事故案件发生后开展警示教育,不如主动抓教育防患于未然。”这是葛成林下部队时常说的一句话。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和重大任务转换时期,是他最忙的时候。他和同事们攀高原、越戈壁,入班排、进台站,风雨无阻送法服务到基层,累计行程几十万公里。
2014年5月,某部战士小李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得知年近七旬的父亲因耕地使用权纠纷被同村青年殴打,便开始酝酿回家“讨个说法”的计划。课堂上,葛成林围绕违法犯罪的高昂成本、深刻教训和沉痛代价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小李听完课后深受启发、幡然醒悟。此后,他在葛成林的帮助下依法维权,最终让肇事者赔偿了医疗费并当面赔礼道歉。“我能在关键时刻迷途知返,葛院长的授课功不可没!”谈及往事,小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官兵心目中,葛成林不仅是法庭上主持正义的优秀法官,更是生活中值得依靠的至爱亲人。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是官兵们随时寻求法律帮助的“法治热线”。2013年7月,某场站战士小崔的哥哥在乌鲁木齐打工时遭遇车祸身亡,责任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承担责任。“官兵需要,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接到小崔打来的电话,葛成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进展、分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对策,耐心细致地指导小崔及家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最终帮助小崔一家讨回了应得的赔偿款。小崔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训练中,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
近年来,葛成林带领全院同志先后协调解决了230余个制约部队建设和影响官兵安心服役的涉法难题,为部队官兵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6500余万元。针对基层法制教育资料缺乏的实际,他和同事们通力合作编印下发《维权工作手册》等教育资料10种3.6万余册。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