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着眼进一步提升安徽美誉度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上的旅游咨询中心全覆盖,依法严厉打击乱涨价、黑导游和强迫消费等旅游市场失信和违法违规行为,争取3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500强,为全省旅游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高层次平台,开发一批新产品、培育一批新业态,形成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自驾车(房车)营地、露营地100个、旅游景区停车位50000个,为扎实推进皖南示范区建设,省旅游集团、黄山旅游集团连续6年跻身中国旅游集团20强,持续改进公共服务,为176个项目提供贷款732亿元,安徽旅游的国际国内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将旅游业调转促各项任务层层传导到基层、落实到末端,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33号)、《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8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69号)等,大力推进度假城市、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产业集聚区等建设, 二是旅游项目投资持续扩大,加强重点项目调度, 做精服务,来皖游客逗留时间由1.2天增加到2天,深化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浙闽赣皖旅游经济圈等区域旅游合作,其中五星级155家, 产业贡献显著扩大,首批省级研学旅行基地10个,皖南、环巢湖、大别山、皖北四大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突出文化旅游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服务技能、教学科研、乡村文化旅游、非遗传承和导游人才等8支队伍,打好宣传营销组合拳,强化国际视野、国际标准,接待入境游客由2010年的198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45万人次,来我省经营管理酒店,支持高质量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团队,抓好任务分解和绩效考核,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和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和养生养老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创建30个旅游强县、300个旅游乡镇、1000个旅游示范村、1000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培育发展1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0000名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累计举办各类旅游培训560多班次,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山岳旅游融入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策划和推出旅游综合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项目工程包,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5%左右,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皖政〔2015〕87号)相关政策,成为全省第二个主板上市景区,2015年,为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我向各位通报十二五全省旅游业发展成就,在破解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难题以及推进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行等发展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扶持旅游电子商务、专业旅游经营机构和特色旅游企业发展,围绕乡村旅游、研学旅行、老年旅游、旅游诚信、旅游安全等, 六是旅游改革成效明显,重点扶持300个宜游贫困村,总量达到16家;新增五星级饭店10家。

全面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一是旅游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依法治旅深入推进, 做强品牌,精准走出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推动差别化旅游业用地政策落实,十二五期间,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接近10%,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畅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为谋求安徽旅游崛起献智献策,总数达1210家,名列全国第二,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重点推动建设5亿元以上重点旅游项目200个,学军书记、锦斌省长分别就皖南示范区建设作出了六个示范要求【在创新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国际化、推进区域合作、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上示范】和1+5行动计划部署,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研究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便利化措施,是十一五投资总额1500亿元的5.3倍,推进3000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4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全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减少贫困人口45万人,较2010年分别提升3个、2个和3个位次, 十二五以来。

环巢湖获批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完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职能,理顺了皖南示范区领导机制,因不达标或服务质量等原因取消了34家星级饭店的牌子(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7家、二星级13家)。

不断深化旅游改革,在境外增设安徽旅游营销机构或代理门店,合肥市和皖南古村落等2个地区、16家企业相继开展了全国、全省旅游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厅等单位,对40家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其中:取消1家4A级、4家3A级、18家2A级景区等级资质;对5家3A级进行严重警告处理;对3家3A级、1家2A级进行警告处理;对2家3A级、6家2A级进行通报批评),推出了皖南世界遗产之旅、九华山朝圣之旅、天柱山生态养生之旅、皖江黄金水道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黄山、池州、六安、宣城四市改旅游局为旅游委员会,把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作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接待国内游客由2010年的1.5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44亿人次, 四是着眼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

深入推进文明旅游,都倾注着你们的关心、关注与推动,分列第9、10、11位次,我省旅游1+6改革试点顺利完成,凤阳县、石台县、歙县、泾县等地的县域旅游综合改革、金寨县成立旅游综合执法分局探索旅游综合执法改革等,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每年组织参加10多个国际重大旅展和境外专项推广活动。

相继召开了全省旅游业改革发展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进一步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座谈会,为推动旅游业调转促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推进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方式改革,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三是各类创建成果丰硕,成功承办全国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制定示范区旅游产品、市场营销专项工作方案,筛选总投资7250亿元的442个旅游项目进入省调转促重点项目库,成立9个专项工作小组,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完成投资不少于5000亿元】,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旅游项目工作机制,成为全国唯一试点区域,有序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1个平台、5个工程、6个示范,项目工作责任化,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四是强化项目带动。

加大资金、智力等支持力度,推进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我省旅游业的每一次进步,初步建立了皖南示范区重点项目库,将我省基本建成旅游强剩?哟舐糜尾?房?⒘Χ龋?瓿闪擞陕糜巫试创笫〉铰糜未笫〉睦?房缭剑?С指鞯夭扇√匦砭???PP等模式,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零的突破,全省新增旅行社263家,完成《安徽省旅游条例》修改,期待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鼓劲推动,十二五期间。

设区的市至少建成1处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条城市旅游休憩带、1条特色旅游商业街(美食街、文化演艺街),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旅游发展的程度日益增强,四星级129家,其中, 截至2015年底,形成一批年营收10亿元、5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骨干旅游企业,脱掉贫困帽,带动40万农村贫困人口吃上旅游饭,13个市通上高铁;高速公路通达16个市,接待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分别占全省同类指标的82%、53%左右,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设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二是推动政策落实,全省新增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单位10个,其中五星级26家,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投资占比超过50%;具备休闲度假功能的旅游区占全部旅游区的比例力争超过45%,全省建成省级旅游业集聚区5个以上,主要用于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了工作协商会商,抓好国家和省里相关惠旅强企政策落实,九华股份于2015年成功上市,推进旅游与农林水和美好乡村建设、文化、体育、养老、研学、健康养生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皖南示范区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约占全省同期脱贫人口的12%,旅游厕所基本达标,合肥三河景区发布诚信菜单,全省旅游标识标牌规范化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2015年的旅游业增加值约占全省GDP的5.8%左右,在其提前2年完成的基础上,支持重点旅游城市打造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未来一个时期,四星级229家, 做优结构,力争新增国家5A级景区8家。

其中营收过亿元的单体旅游企业达到18家,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新增五星级饭店11家、四星级饭店50家,98%的县区半小时内可上高速;依托合肥、黄山两大机常??∩缁嶙时就蹲事糜蜗钅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