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将七成民事纠纷息于萌芽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时 间
/
导航

黄河口镇党员联系群众3000余户,结成帮扶对子700多个 农村党员将七成民事纠纷息于萌芽

2014-08-14 作者: 记 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刘玲玲 蔡小明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 查看PDF版】

  □记 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刘玲玲 蔡小明 报道
  本报垦利讯 “虽然俺已经有40多年的党龄,但村里很多人还不知道,自从牌子挂上后,现在村里谁是党员都一目了然。”8月6日,垦利县黄河口镇义林村老党员徐继端指着门前挂着的“党员家庭户”牌子说,村里现在搞清脏治乱,他作为一名老党员主动参与其中,虽说重活累活干不了,但扫大街、捡垃圾还不在话下。
  黄河口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思路,开展了“党员家庭户”挂牌活动,并将党员户挂牌活动与党员设岗定责、包片联户、网格化服务相结合,促使全镇党员亮出身份、树起形象、做出表率,为全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块牌子就好似党员的身份证,挂上了牌子就是向群众公开了身份,党员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群众的关注。”黄河口镇党委书记盖运动说,标牌时刻提醒着党员的行为举止要符合党员的身份和要求,促使党员和党员家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全镇已有800余个“党员家庭户”挂牌,在乡村文明行动中积极带头清理自家周围柴草垃圾,820余名党员义务参加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形成了党员争相做表率,群众争相向党员看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兴林村党员李来强来说,“党员家庭户”的牌子让他的责任感增强了不少。受到带动作用的影响,今年他自掏腰包4万元为全村安装了30盏路灯,为村民晚上出行提供了方便。
  黄河口镇开展了以“认领岗位、承诺服务”为主题的设岗定责活动,要求每名党员结合岗位设置和自身优势,向群众公开承诺要做哪些实事,并签订承诺责任书。“设岗定责工作的开展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体现价值、保持先进性搭建了新平台,让党员想干事有机会、想出力有载体、想工作有平台、想管事有名分。”盖运动说,目前,黄河口镇党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10余件,解决群众热难点问题212个,帮助贫困户上致富项目12个,义务参加村容村貌整治6000余人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60余起,彻底改变了过去“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为强化党员服务效果,提升农村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黄河口镇还深入开展了农村党员包片联户“网格化”服务活动,各村根据党员分布状况和群众居住情况,采取“党员就近、义务分包”的原则,划分责任片,每个党员家庭户联系5至7户普通家庭。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农村党员联系群众达3000余户,结成帮扶对子700余个,党员家庭户先后为村民提供卫生、教育、科技等义务服务670余人次,解决民事纠纷、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等问题126件,全镇约70%的民事纠纷都被农村党员消化在萌芽状态,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本文相关新闻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