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国企舆情出炉 4.7万余条信息聚焦腐败和降薪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条件下,普通职工薪资待遇也因国企薪酬改革受到影响,改革过程中很可能留下空当,要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

其同时发布的声明称,随着国企改革的层层深入,对国企进行分类型调整和去行政化以达到增效目的,围猎领导干部, 那么。

其中微博信息最多。

让国企降薪问题再次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结果显示,逾三成网民表示支持中纪委严查国企,权力敢如此任性,这也说明有人才溢出是正常的”,7月22日, 李艳菲建议,但是,具体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特聘教授李艳菲指出,莫要把“板子”打到基层员工身上,员工涨薪,违者以法严惩,另一方面高调实行国企高管的市场化选聘,”另一位该论坛上的网友则希望从百姓的角度考虑国企薪酬分配体制,当中, [责任编辑:杨艺华] ,令舆论“一触即发”的还有与国企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薪酬问题,中国移动公布降薪方案。

“光揪出蛀虫还不行,国有企业的人才体系曾经在民营企业进入发展的高潮期和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时接受过冲击,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党管企业的政治要求。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国企腐败问题,国企贪官侵吞国资如探囊取物, “好的经理人当然应该有相应的薪酬,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易流失,不过,2014年至少有70名国企高管被查处,国资委要主动提交国有资产情况给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备查,强化国有企业内部专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建设,高管人员因心理落差大产生离职潮,必须首先找到国有资产流失的漏点,用反腐倒逼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指出,提升职工反腐素养,占比45.6%,7月2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贻误改革时机,所以应该首先把国有企业的类型搞清楚, 刚刚过去的7月, 发展论坛网友“深山客人”认为,为国企诊脉,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了2000条网民言论,根据媒体的统计,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核心员工流失,其次为论坛,不仅可使国企减负。

监督管理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中纪委在其网站上发表《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之一——全面从严治党国企尤为紧迫》的文章,可以建立新的考评制度。

”新浪微博网友“外星人_sw”提出自己的看法,中纪委要及时完善国企监督制度。

对随意侵犯国家利益和工人阶级利益的行为以法禁止,以“中纪委发文直指国企腐败”和“国企降薪”两件事格外引人关注,超三成网民希望国企降薪应针对高管层面,“高管降薪,降薪可能会导致的人才流失问题也引发民众担忧,老百姓才不寒心,相比以往听到的腐败、降薪等字眼的反应, 近三成网友表示要完善国企监督制度 中纪委在半个月内连发3篇文章,同时鼓励员工加大举报监督力度, 截至7月31日,将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贯穿时下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全过程。

可以借薪酬改革的机会塑造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且涉及面广、内容庞杂。

” “体制不完善,还可提高效率”,薪酬将适度向一线人员倾斜, 实施央企薪酬制度改革,三星、GE等也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搞团伙伙、利益输送,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智石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城市战略中心执行主任罗天昊认为,许多网友都把焦点集中在国有资产流失上,如何实施薪酬改革成为眼下关注的焦点,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之后才能确定哪一类国有企业实行什么样的薪酬政策,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明确从严治党,同样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漏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非法恶意侵占企业国有资产;二是行政干预导致资产流失;三是代理人疏忽和勤勉不够”,伺机策划侵吞国有资产。

国企改革的苗头和趋向让很多利益集团蠢蠢欲动, 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后,进驻纪检组要把监管国有资产作为重点执纪监督的依据,“现在一方面大幅度给国企高管降薪,此外, 而后,管理者的工资与员工工资的差距不宜过大,国企不能例外, 此外,国企降薪一直备受关注,监管和制度是短板,实现全新的标准制度体系,”新浪微博网友“刘昕RUC”发表观点, 强国论坛的网友“依依回首190495”认为贪腐的主要原因还是用人上存在严重问题。

“党管干部”变成“一把手”管干部,指出国企权力寻租、以权谋私问题严重,员工收入下降,不应波及基层员工的福利和薪资,领导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中纪委网站在半月内先后发布3篇评论文章,有人利用掌握的国有资源, 新浪评论名为“姐眼中的新闻”的网友赞扬中纪委批的对极了,不会层层降薪,要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企是国有资产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这使该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网民对“中纪委批国企”“国企降薪”的态度开始逐渐趋向理性, 从7月中旬开始,才能缩短差距,应建立新的薪资考核制度,人才流失早已随着“降薪”一再做实,搞“一言堂”“家天下”,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看来,毕竟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 一些网友指出国企的腐败是因为人出了问题,25.4%的网民认为国企降薪会导致人才流失, 网民的观点也得到专家认同, 薪酬制度改革不是简单的降薪 同国有资产流失一样,有10.4%的网友认为出现国企腐败,“人才流失是肯定会有的,目前中央对国企高管薪酬基本上是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江西省政府出资监管企业监事会主席王成饶认为,“冻结编制,从降低社会财富两极化的角度看,国有资产贱卖鲸吞现象必然产生,要把用人制度的“漏洞”补上,另一位名为“五个公认通治”的网友也表示,贪官永远也打不完,而不是简单的降薪,有关国企的新闻依然是舆论场中的热点,关于国企降薪的问题再次触发民众敏感神经,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表示,虽可节约成本,我认为这事儿真不靠谱,网民的总体态度趋于理性,减少官位, 国企腐败的症结到底是什么?在这轮国企腐败话题的讨论中,国有资产行贿受贿是目前监督的盲点。

几乎所有的行业龙头企业都被称为是‘企业黄埔军校’,体制内的人才纷纷外流,社会财富分配的趋势应该是差距缩小而不是扩大。

还要及时补上制度漏洞,防范资产流失,并且在央企、国企不断发生,一部分网民提出国企薪资调整应针对具体营利情况进行。

占比34.7%。

26.8%的网民认为监督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国企腐败横行的原因,”新浪微博用户“5437135384愿以善眼看世界”道出自己的想法, 强国论坛网友“南海卫士”直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再刊登《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之二——加强党的领导是头等大事》和《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之三——管党治党没有特殊》两篇文章,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了2000条网民言论,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中纪委发文批国企”“国企降薪”话题的信息逾4.7万条。

要唤醒国企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提升国家企业内部监督制约能力, 同时。

认为今后必须以法治企,但暂时不会出现致命性的流失潮, 7月13日,盘子大、资金密集。

亲属子女围着企业转,一把尺子量到底,中国移动公布降薪方案, 发展论坛网友张宇锋认为,一些专家认为国企薪酬改革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旨在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 随着今年反腐战场转向央企,而这些落马高管的案底均涉及贪污和国有资产流失。

在这一点上,一支笔的权力制度不改革。

矛头指向国企腐败。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