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舆情(11月10日)八十三万“归去来”,权责不清难释怀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据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来源/首发媒体

参与数

地域

1

六旬老人市政府上吊自杀儿子涉遗弃罪被逮捕

搜狐/华商报

92436

山西

2

女子证券账户83万离奇消失系银行半夜偷偷划走

网易/现代金报

47624

浙江

3

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新浪/中国经济周刊

44643

全国

4

陈道明问吸毒艺人:就你有压力?有老百姓大吗

网易/新华网

35367

全国

5

派出所所长与女子裸死车内家属状告警方败诉

网易/中新网

26525

海南

女子证券账户83万消失系银行半夜划走

(图片来源:网络)

媒体报道,10月20日,浙江余姚的股民朱女士证券账户内83万元的余额突然不见。而拿走这笔钱的不是别人,正是证券账户绑定银行卡的开户行。虽然钱后来又转回来了,但这一来一去,朱女士不仅错过了股票的最佳买入点,更对资金账户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朱女士第一时间赶到开户行余姚支行询问,结果被告知,早在2011年开始就有协议,银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证券账户余额进行划转。可问题是资金被划走的时间,并不是在协议约定的时间范围内。“半夜偷偷就把我的钱给划走了,这不是偷吗?”朱女士非常气愤,银行最终给出的回复是“不可抗力”。

网民“胖老虎”:不经过业主同意,私自划走业主钱款,挪以他用,这个跟盗窃好像没分别吧。

网民“天下三太清”:这协议明明就是个买理财的协议,当客户不用钱时,保证金自动转回龙卡购买短期理财,提高客户资金利用率,而且第一条就说明了,如果出现不可抗力所导致的损失由乙方承担,试问谁的服务器没有经历过网络阻塞?很多时候我们都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当事情发生后并不想知道事情的本来面目,一味的为了喷而喷,记者说啥就是啥。

网民“土豆老师”:说到底还是银行的服务条款权责分划不够明确。开户的时候银行的介绍不够详细,客户也不愿意认真听取,出了事情才开始相互指责。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