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民警热心相助 失散32载母子相聚

法治中国>>头条内容

兵团新闻网五家渠6月30日电(张艳 胡国权)  “两个妈妈我都要,我要照顾好两个妈妈”!6月28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东河坝派出所内,来自五家渠市的刘文斌(化名)拉着两位老人的手,满含热泪地说,所有在场的人都为这对阔别32年母子的相聚流下感动的泪水。

事情要从1982年3月说起,22岁的赵文英从河南老家来到芳草湖农场工作,与同乡结为连理。1983年6月,赵文英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上世纪80年代初,芳草湖农场的经济还在起步中,两人只能靠在大田地里打零工挣点钱, 工作又苦又累,收入也十分微薄,最终,爱人离开了赵文英。赵文英没有积蓄又无经济来源,在好心人的劝说下,她找到了有关部门,将还未满月的孩子过继给五家渠刘继祖夫妇收养。这名男婴就是刘文斌。
 

刘继祖夫妇对刘文斌视如己出,悉心照顾,刘文斌对养父母也孝顺有加,为了照顾年迈父母,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外地良好的工作机会,回到父母身边,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在五家渠市周边开办起了一个家庭农场。
   

 如今,刘文斌已结婚生子,并且事业有成,对父母的孝顺更是无微不至,这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在大家的羡慕声中,刘文斌幸福平静的生活却泛起了波澜。
 

“别看这孩子是抱养的,真是比亲生的孩子还孝顺”! 起初邻居们的只言片语刘文斌并没在意和多想。然而,这样的话听多了,他便对自己的身世有了疑虑。

2008年春天,刘文斌第一次向刘继祖夫妇问起自己的身世。“你就是我的亲生儿子”!这是父母给他的唯一回答,但是从父母的表情和言语中,刘文斌看出了闪烁。

从此,刘文斌开始寻找一些能够证明自己身世的蛛丝马迹。2013年3月的一天,刘文斌拿着家中的户口簿去办事,不经意间,他翻看户口簿上,发现自己的血型和父母的不一样。这时,刘文斌确定自己非父母亲生。

血浓于水,从此,对亲生母亲的想念开始苦苦折磨着刘文斌。望着满腹心事,逐渐消瘦的孩子,2016年春节期间,养父刘继祖父终于向刘文斌道出了实情。

但是32年过去了,刘继祖夫妇早已忘记了孩子生母的姓名,更不知道去向。只记得刘文斌的生母在当年在芳草湖农场六场打过工。

根据此线索,刘文斌来到东河坝社区派出所,向所长甘春勇寻求帮助。考虑到刘文斌现与养父母关系,甘春勇犹豫了。
   

“我不会不管我的养父母,但是我也不能舍弃我的亲生父母,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呀”!在刘文斌的真情感动下,民警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忙查找。
 

根据年龄和过去工作地址这样不具体的信息,在数据库中寻找一个人并非易事。派出所民警通过近两个月的排查,最终锁定在现居住芳草湖总场的一位叫赵文英的老人。
   

“人虽然找到了,但是为了两个家庭的幸福,我们要和老人取得联系以后,才能安排你们见面!”甘春勇在电话里对赵文斌说。

4月18日,甘春勇来到了芳草湖总场赵文英的家中,了解到她和老伴以前在东河坝社区承包土地,退休后就居住在总场,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一家人生活平静而和谐。

甘春勇见赵文英一个人在家,就问:“你还有一个孩子吧?”
   

“没有啊!”赵文英含糊地说。“你再好好想想?”民警又问。赵文英低下头说:“有!”“他在找你!”甘春勇说。

赵文英忽然嚎啕大哭:“他在哪?我想见他。”多年来,赵文英也一直在苦苦思念自己的儿子。
   

“你们母子相认,你老伴会同意吗?”甘春勇问。
   

随后,在民警陪同下,赵文英找到老伴,说明了事情的经过。经过民警多日的调节,老伴同意了母子相认。刘文斌弟弟也表示,想早日见到从未谋面的哥哥。
   

6月20日,在派出所的牵线下,刘文斌随养母,赵文英及儿子,四人在派出所见面。
 

一个是血浓于水失联32年的亲生母亲,一个是含辛茹苦养育自己32年的妈妈,刘文斌抱着两个妈妈,三人痛哭不已。

【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海报】速读山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

【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动漫】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