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挽回损失8500多万元——“排雷兵”作用真不小
索 引 号: 330700-007-0508-20120810-0007 内容分类:
文件编号: 公开日期: 2012-08-10
内容
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挥了义乌市场经济领域‘排雷兵’的职能,为用户的商贸活动扫清了‘地雷’。”8月6日,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龚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3月“破案会战”开始以来,通过预警信息平台,累计发布预警信息60多条,防范宣传143条,联动核查800多家由经营户填报上来的外贸公司,成功防范并处理6起合同诈骗案件,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为经营户避免和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50多万元。
针对市场外贸合同诈骗案件多发的状况,2009年9月,义乌市公安局与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在互联网上共同开发建立了“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平台以市场贸易信息采集分析为防范切入点,借助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作用,把广大市场经营户联合起来,通过对分散、隐性贸易信息的有效综合和公安机关的调查摸排,在初始阶段或损失造成之前遏制犯罪、降低市场经营户贸易风险。
该预警平台由贸易信息填报、信用查询、媒体预警等20多个栏目组成。预警平台运行以来,每日浏览量从最初的几百人次发展到目前的4.5万多人次,并在逐日增多,用户地理位置除国内各省市区,还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大群众只要坐在办公室或家中,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随时填报自己的贸易信息和经济违法犯罪线索;随时掌握最新的市场防范预警信息,从而避免损失。
义乌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吴益中告诉记者: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的创新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义乌公安经侦部门突出预警职能,对其实施提前打击、准确打击、快速打击,从而有效地扼制犯罪,减少了被侵害人的经济损失,彻底扭转了坐堂受案、被动打击的局面,催生了依托预警平台,实现打击经济犯罪新模式、新战法,值得全省全国同行的借鉴。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批示,义乌经济案件预警信息平台,对有效打击外贸合同诈骗犯罪、维护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有重要意义,此举值得肯定和深化。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也作出批示,对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予以肯定,并指出要总结推广。
4月5日,有经营户在平台上填报贸易信息,反映和一个叫陈维琳的人做生意,约定其在3天内付款,但到期后未能如期支付货款。义乌经侦部门经过调查发现,陈维琳已将价值100万元的货物低价转卖给他人,涉嫌合同诈骗,随即发布预警信息,并成功将其抓获归案。
6月5日,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场商户和“格林航线”交易时要谨慎。民警说,“格林航线”就是“沃比查”的马甲———去年,“沃比查”被义乌警方和工商部门联合查封。民警说,在义乌市场换个马甲继续订货的外贸公司并不少见。
2012年以来,义乌警方通过预警平台查处案件9起,抓获嫌疑人3人,挽回损失2440万元。从开通至今,通过该平台已收到贸易填报信息18826条,其他经济犯罪举报线索360条,涉及外贸公司5500多家,已调查采集3834家外贸公司资料并输入后台数据库,成功防范、侦破了38起特大合同诈骗案件,刑事拘留37人,上网追逃5人,直接为市场经营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达8500多万元,并且由于预防及时,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附 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