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领导批示
想起来,还真的好笑。不知是哪一天,也不知是谁,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领导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非常不适应,整天发脾气,不是拍桌子,就是摔凳子。家人不知何因,后有高人指点,说你们每天买菜、做饭,或是家庭组织集体活动,都草拟一个报告,然后去请“领导”批示,保证“领导”不会再发脾气。于是,家人在买菜之前便专门写出报告,跟“领导”说:“这是我们今天准备购买的菜单,请您批示!”“领导”一时还有些云里雾里的,家人很坚定地说:“这个菜单,您必须审阅,否则,我们就不敢去买了。”“领导”戴上眼睛,认真看了看,仿佛又回到了“领导”的办公室,经过仔细审阅,拿起家人送上来的笔,熟练地签了一个“同意”。到了双休,家人又将拟好的活动计划呈给“领导”批示,领导提了提意见,便再签了审批意见。时间长了,“领导”不再愿意批示了,脾气也变得很好了。
我没有时间去追问这个故事的真假,但这个故事很真实地反映了“领导”们退下来的一种心态,或者一种特殊的情绪。所以,当领导也是一个很值得同情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领导曾经风光过啊,是啊,是风光过,但那只是在为后面的失落做准备。在中国人的文化深处,总认为当官是很体面的事情,当官最大的风光是可以任意地去支配人、使唤人、训斥人,可以享受各种特权。当把权力玩到极致的时候,领导就正在为自己酿造下台后的悲剧。
其实,当官未必就是要耍威风,未必就是要玩权力,未必就是要享受特权,即使是有一种潜规则或者是“名正言顺”的所谓干部级别所给予的特权,心里也不应盲目放大,不应作一些传统意义或者低俗地体验,而应该有些隐隐约约的内疚,或者是享受起来存有一种不自在。因为领导是服务者,是百姓的服务者,是国家的服务者,是事业的服务者。领导首先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是一个生命意义的另一种体现,为了生命的长久愉悦,应该有一种修炼,有一种心灵的洗涮,把自己逐步淡定下来。
“哈哈,我在说些什么呢?”我突然十分不好意识起来,谈领导?万一有人要说:“你谈领导,还不够资格嘞!”那我可就尴尬了,甚至有些无地自容了。然而,我又一想:对于领导,我未必不能谈,我所谈的未必没有一定道理。领导、百姓都是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中充满快乐,既然这种需要人人都具有,出于对人的关心,我和更多与我相类的人,谈谈领导,即使胡说一气,也似乎无大碍。
不怕大家笑话,我也是一个小小的领导,在行政序列中,属于最底层的正科级,尽管很小,但在下面也还算个“领导”,因此,我至少还有机会与大一点的领导打交道,那么对于领导,我还多少有一点发言权。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受人尊重的领导,他们下来之后非常坦然,而且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没有丝毫的失落,绝不需要家人作如此费心的调整。愿“请领导批示”仅仅只是一个笑话。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