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勇通讯员王洪岩
2015年,郑州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共受理各类经济案件1000余起,刑拘996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其中,在公安部组织的“猎狐2015”专项行动中,成绩稳居全省第一,被公安部评为“猎狐2015”全国先进单位。2016年,省会警方将按照“主动作为、依法立案、从严打击”的要求,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集群战役、合成作战,确保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以打开路打击效能持续提升
2015年,郑州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始终把侦查破案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主要手段,坚持向案件质量要战果,向服务经济社会效能要战果,服务经济、维护稳定、保护民生,成效突显。一年来,全市经侦部门共受理各类经济案件1000余起,刑拘996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并先后成功侦办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经济安全的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有效维护了政治、经济和民生安全。
严打高压、有效稳控,倾力侦办群众反映强烈的经济案件。2015年以来,全市各级经侦部门坚持合成作战,强化案件督导指导,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全面做好社会稳控工作,在专项打击整治工作中取得实效。
集群战役纵深推进,专项行动亮点纷呈。持续对涉及民生、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假冒伪劣犯罪和网上制假售假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年共侦破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5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4人,涉案金额近1亿元。在公安部开展的“猎狐2015”专项行动中成绩稳居全省第一,被公安部评为“猎狐2015”全国先进单位。此外,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经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假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和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医药企业专项查处工作等专项工作,成效显著。
捣毁网络制售假冒枣制品窝点8个
2015年6月,郑州市民张某举报在网上购买的枣制品为
假冒伪劣商品。接报后,警方经侦部门会同工商部门立即展开调查。调查中,警方发现张某在网上购买的枣制品不仅没有正规的生产日期,甚至有不明霉点,食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确认该产品为假冒伪劣商品后,经侦部门立即对这起案件立案侦查。
民警经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伙同他人在新密市青峰西路租住房内先后开设了两家淘宝网店,销售假冒别人注册使用的红枣制品。此外,王某还伙同他人在新密其他地方开设多家网店,销售假冒红枣制品,经初步核算销售金额达10余万元。
“任何一件假冒商品的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和利益纽带,为此,我们总结出集群战役的打击模式,从整个制假售假链条打击犯罪,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坚决上追生产源头,下查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发现犯罪链条和跨地域网络线索,一举打掉整个产供销链条和犯罪网络。”在案件侦办过程中,郑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张铁岭介绍说。
带着这样的侦查思路,经侦部门从王某的售假案件入手,顺藤摸瓜,打集群战,一举捣毁了一个制售假冒伪劣枣制品的犯罪链条,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打掉制假贩假团伙6个,捣毁窝点8个,涉案价值共计1000余万元,案件受到了公安部、省公安厅的表彰。
针对近年频繁出现的假种子、假药品、假食品等犯罪行为,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奎业强调,这些经济领域内的犯罪行为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害了金融安全、遏制了知识创新、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诚信,更严重的是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必须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坚决维护好省会郑州的经济发展秩序和环境,服务好中原经济区建设,保护民生和民利。
合成打击、整体作战效能明显提升
根据部署,2016年郑州市公安局经侦部门的打击重点为:一是以加快办案进度为努力方向,加大对非法集资案件的打击力度。按照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州市副市长、郑州市公安局局长沈庆怀提出的“主动作为、依法立案、从严打击”要求,坚持露头就打、顶格处理,形成对此类案件的高压态势和震慑效应。二是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妇幼用品等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犯罪,充分利用打假集群战役模式,重拳出击,提升打击效能。三是严厉打击严重扰乱金融和税收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侵害人民群众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要继续深化“猎狐”专项行动,持之以恒对境外逃犯开展滚动排查和缉捕规劝。
据介绍,在下一步具体的打击经济犯罪行动中,全市经侦部门将强化集群战役、合成作战。一是要坚持集群战役和合成作战融合运用,强化重大战役对专项行动的带动引领作用;二是要注重发挥相关警种的职能作用,实行经侦、治安、刑侦、法制、网安等捆绑作业、同步上案,在实战中锻造“统一指挥、信息主导、合成作战、高效打击”的整体作战模式;三是要围绕专项行动打击重点,着力策划打响若干质量高、规模大、效果好、声势足的集群战役,形成亮点频出、波次推进的强大攻势。此外,为提升经侦部门和参战民警的打击能力,形成贴近实战、符合需要的教育培训格局,警方还将根据形势任务开展短平快业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和分专业培训、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基层一线送教,针对案件中的关键法律问题、程序问题、调查取证技巧问题等答疑解惑,切实强化具体办案指导工作。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