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3月16日电(记者 王研)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15日向社会发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有多起案例涉及沃尔玛、联通等知名商家,这些案例均以消费者胜诉告终。
昆明中院民四庭庭长程青梅介绍了典型案例。记者看到,这些案例确实很有代表性,涉及超市、保险公司、电信运营商、汽车修理店等。
在涉及沃尔玛的一起诉讼案中,李先生到云南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所属分店购买了由47袋腰果并开具了购物发票。后他以腰果预包装上未标注“营养成分表”,严重违反我国《食品安全法》和卫生部颁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为由状告沃尔玛和腰果生产商,要求返还3000多元货款并10倍赔偿。庭审中,原告提交了其所购买的14袋腰果,但不能证明剩余腰果均未标示“营养成分表”。法院认为,沃尔玛作为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审查其所销售的食品是否符合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但沃尔玛在食品已明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下仍继续销售,应当认定其销售行为系明知,依法亦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最终判两被告退还消费者14袋腰果的钱并给予10倍赔偿。
此外,在一起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成为被告的案件中,刘先生向联通支付5799元参与该公司预存话费购手机活动,但后来发现这款手机宣传中号称支持的频率中,有部分实际上并不支持。最终,法院判决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退还刘宏超购机款3739元并支付赔偿金3739元。
还有一起案件对于车辆维修行业具有警示意义——黄先生开着刚修理过的车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经交警部门委托鉴定,证实该车系后桥制动软管被一钳子夹住,不能有效制动,致使事故发生,黄先生因对交通事故负全责而付出了10多万元的赔偿、医药费等。后黄先生把汽修店告上法庭索赔。虽然汽修店认为已完全履行了车辆维修义务,钳子并非自己公司员工遗留在车辆上,但没有证据证明。而修理工则陈述“钳子夹在车上,没有排除空气,就将车开出去”等。最终,法院判处汽修店赔偿黄先生近17万元。(完)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