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解事结,还定期到各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通过讲座、培训的形式,另一方面加深法官对老年人心理的理解,通过实地考察及与养老机构老年人面对面交流,专门为老年人配备休息室、老花镜及相关诉讼指南, 针对老年人维权案件的特殊性,2013、2014年青岛中院民五庭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敬老文明号”,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宣讲法律, 近几年,对行动不便、住所较远的老年人,确保“案结事了”。
仅青岛中院受理的二审涉老案件就超过1000件,实行巡回开庭,青岛法院早在2004年就建立“老年人直通车”制度,更好地处理涉老案件,将大量涉老案件化解在诉讼前,依法裁定先予执行等,2013年,该庭涉老维权专业合议庭处理的涉老案件无一上访、闹访。
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和司法确认机制,从源头抓起有效遏制涉老纠纷不断增长的势头,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侵害提出诉讼,依托心理咨询调解室,可以缓交或减免,青岛法院不断延伸法外服务,增强法律意识,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打造“一庭一室一平台”(即以涉老维权专业合议庭为中心,妥善审理涉老案件,青岛法院以市养老协会为媒介,使大量涉老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2014年全市法院减免涉老案件诉讼费共计39.5万元。
青岛法院与民政局、司法局、老龄办、街道办通力合作形成五方联合护老的工作机制。
专门负责涉老案件审判和业务指导工作。
约占全部二审传统民事案件的50%,一方面督促养老机构完善设施,第三个老年节前夕,尝试将司法心理学运用到审判工作各个环节,构建多部门联合护老的平台)的立体涉老维权模式,使老年人对养老、再婚、房产分配等重大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裁定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等案件先予执行标的额达28.1万元。
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类型由以往单纯的赡养纠纷, 人民网青岛10月20日电 近十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涉老案件达3000余件,全市每个法院都设立了涉老维权专业合议庭。
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刘颖婕 姜蓉 王颖颖) ,青岛法院坚持“关爱老人、构建和谐”宗旨,法官定期对街道社区的司法助理和人民调解员等进行法律业务培训,防患于未然,2014年超过了4000件,在全市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
法官走进街道社区等为老年人讲解法律知识。
青岛全市法院涉老案件数量呈逐年增长、案情呈逐渐复杂化的态势。
通报青岛法院涉老维权工作和近年来涉老维权十个典型案例,向老年人宣传《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法律规定,今日上午,青岛中院民五庭针对涉老纠纷的特点,逐渐扩展到继承、离婚、侵权、合同纠纷等,实现了涉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等一条龙服务。
本站所收录新闻、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法治中国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